top of page
搜尋

你想變得不被人影響、不再自我懷疑嗎?先從打造「內核穩定」開始

  • stoicpowerhouse
  • 5月2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已更新:5月5日

內核穩定,不是壓抑情緒,而是一種能在混亂中穩住自己的內在力量。

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時刻? 

 一句話就讓你心煩一整天,一個眼神就讓你懷疑自己很久…

又或是看起來什麼都還不錯,心裡卻總是有一種「抓不穩」的空虛…


這並不是你的問題…

或許你只是還未練出那份「內核穩定」的內在力量。

在這個節奏越來越快、資訊與情緒充斥每一刻的時代,這種焦躁與不安正在悄悄消耗著我們。



何謂「內核穩定」?


所謂「內核穩定」,簡單說,就是無論外在世界如何劇變,一個人內心依然能保持清明、穩定、有方向。 它不只是「情緒穩定」,而是一種整體心理與意志的穩定性 — 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、為什麼而活,遇事不容易崩潰,也不會輕易被別人的情緒牽著走。


有些人會用「內在力量」、「心理定力」、「精神中心」來形容這種狀態。但我認為「內核穩定」這個詞最精準:它不是強撐出來的硬撐,也不是麻木無感的逃避,而是內在真實力量的結果


我們可以把「內核穩定」比喻成一棵深根的大樹,情緒穩定只是其中一部分的根部,而真正支撐這棵樹不倒的,是整個根系:也就是一系列心理層面的穩定特質:


內核穩定的6個核心元素:

  1. 情緒穩定:能夠辨識並接納自己的情緒,不會被一時情緒牽著走,懂得調節與轉化

  2. 認知穩定:即使遭遇挑戰或外界否定,依然能堅持自己的信念與價值觀,不輕易懷疑自己或人云亦云

  3. 道德與原則穩定:行事有底線,面對利益誘惑或壓力時,知道什麼是自己不願放棄的原則,這是人格的根

  4. 存在感與自我價值穩定:不是靠成就、關係、金錢、社會地位來定義自我,而是有來自內心的「我值得」的信念

  5. 意志與方向穩定:即使道路艱難,也願意為長遠願景承擔短期痛苦,有延遲滿足與自律的能力

  6. 懂得在變中找不變:內核穩定並不等於固執,它還包含一種靈活智慧—在變動的外境中調整行為策略,同時守住內在核心



在這個時代,我們更容易失去內核穩定


現代人每天接觸的資訊量,是古代人的幾十倍。我們活在一個:

  • 不斷被通知聲打斷思緒的世界

  • 滑一下手機就能看到他人成功與快樂的展示牆

  • 習慣立即反應、即時滿足、快速決策的節奏中


這些刺激太多太快,很容易讓人產生焦慮、分心、情緒起伏大、難以專注,最終內在變得空虛無力。

很多時候,我們不是沒能力,而是內在沒有穩定的「操作系統」來處理這一切。



那麼,我們能不能訓練自己的「內核穩定」?


「內核穩定」並不是一些虛無縹緲的概念,而是一種可被訓練出來的能力。


斯多葛哲學(Stoic Philosophy)早在兩千年前,就已經提出一整套如何培養內心穩定、自我主宰、面對混亂仍能堅定行動的心法與訓練方法。它不是抽象理論,而是一種可以實踐、可以鍛鍊、可以日常生活中活出來的「精神肌肉訓練」。


未來的內容,我會與你分享:

  • 如何看見自己不穩定的根源

  • 如何用簡單的方法開始每日「心性鍛鍊」

  • 以及如何像升級軟體一樣,一層一層重塑你自己的內在架構



當世界愈來愈喧囂,真正有力量的人,不是最會反應的人,而是最能沉穩做出選擇的人。

你不需要天生就很強,只需要願意開始練習。

追蹤哲行修煉所的IG @stoic.powerhouse - 我們會陪你一步一步練出這份穩定。






 
 
 

哲行修煉所 | Stoic Powerhouse

  • alt.text.label.Instagram

©2025 Stoic Powerhouse 版權所有

bottom of page